名称:国际利来城

地址1: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华南城环球物流中心502

地址2: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深圳市龙岗区华南城M13栋120号

电话:0755-28815622

E-mail:robin@honvei.com

产品中心
首页 > 产品中心
一水柠檬酸(山东英轩)

以实干为“擎”助力来宾经济腾飞!

来源:国际利来城    发布时间:2025-04-22 18:12:52

2月1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来宾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强调实干为要、

订购热线:0755-28815622
产品描述

  2月1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来宾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强调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狠抓落实,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市发改、工信、6个县(市、区)及重点工业园区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在会上发言。来宾融媒将发言予以整理发布,以飨读者。

  2024年,我市经济运行稳步增长、稳中有进。从全市看,GDP总量突破千亿元,同比增长5.1%,高于全国、全区中等水准,排全区第8位,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5.3%、6%、4.2%,分别排全区第1、第9、第6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排全区第5位;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2.2%,排全区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3%,排全区第1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2.3%,排全区第4位。从各县看,GDP增速超过5%的有兴宾区、象州县、武宣县、忻城县,增幅低于5%的有金秀县、合山市。

  2025年,我市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是:GDP增长5%以上,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7%、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提高3%。经与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研究会商,一季度各县GDP增长目标为:兴宾区力争增长5.2%,象州县力争增长5.5%,武宣县力争增长5%,忻城县力争增长5.1%,金秀县力争增长5%,合山市力争增长5%,可支撑全市一季度GDP实现增长5%左右的“开门红”,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7%、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提高1%。

  一季度“开门红”工作举措。一是落实好全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精神,精准开展经济运行调度。落实好2025年全市经济运行调度工作方案,实行市领导统筹调度、部门专班监测调度、县(市、区)重点调度的分层分级调度机制,逐月逐季落实各项经济目标。紧扣一季度GDP增长5%的目标,紧盯14项权重点指标,对各县(市、区)各部门预定目标的时序进度和完成情况做分析研判和工作提醒,强优项补短板,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二是抢抓国家延续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红利。紧密跟进国家两重建设支持投向,扎实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和申报工作。市发改委组织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围绕超长期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等投向政策谋划城市地下管网、水网建设、高标准农田、养老托育等领域项目182个,已申报第一批专项债券项目39个、资金需求39.3亿元;超长期国债项目4个、资金需求14亿元。加强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更多项目、资金获得国家和自治区支持。三是全力抓项目扩投资。全力推进纳入自治区层面的90个重点项目,下达全市第一批统筹推进的重点项目清单,统筹推进市级层面重点项目543个,其中一季度新开工重点项目29个,竣工12个,组织好一季度全市重点项目开竣工活动。落实好重点项目“双向清单”制度,全力攻坚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持续开展一季度投资运行日调度工作,力争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3亿元,同比增长1%。四是聚力提升消费和服务业。持续开展促消费活动,配套出台促进消费政策措施,加力提升“两新”政策效能。培育壮大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等服务业经营主体,力争一季度新入库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12家以上。加大服务业运行分析调度和企业纾困解难力度,持续推进产销分离,壮大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企业,完成城镇和乡村居民大病保险合同签订,强化大藤峡坝下运输组织,力争一季度批发业、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30%,保费收入增长40%,确保一季度服务增加值增长4%、力争增长5%。

  2025年,工信系统将紧紧围绕规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的目标,力争全市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产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

  推动产业向新,聚链成群,形成“千企联动、百亿支撑、新兴起的产业接续”的新格局。具体路径:

  一、实施“扶千企创千亿”行动。突出企业为本,服务为要,打造服务企业一流营商环境。开展“扶千企创千亿”行动,健全“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机制,建设用好“企呼政应”智能功能平台,深化“绿黄红黑”四色服务机制,用好政策服务1158家“四上”企业、61家临规企业和277个制造业项目,实现达产增效扩投资稳增长。一是服务一季度“开门红”。用好自治区工业经济一季度“32条”措施,“一企一策”推动具备条件的444家企业2月中旬100%复产,实现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二是服务442家存量工业公司增产增效。引导来冶、广铁等企业抓住电价下降有利契机,推动再生铝政策支持,促进铝产业增产增效。推动中沛产业园与区直企业合作,实现电子信息产业增产扩产。推动钙基新材料、林木加工公司扩销去存提产能,加强糖企榨季生产调度服务。存量企业全年实现产值855亿元以上。三是推动2024年新入库66家工业公司达产增效。重点保障企业原料供应、帮助市场开拓,推动仙鹤、飞南、绿联、华航、群益等关键企业达产满产,全年实现产值170亿元以上。四是服务临规企业上规入统。紧盯61家临规企业清单,全周期全过程培育企业应统尽统、满产达产,全年新上规入统工业企业50家以上。

  二、实施产业园区提速发展行动。一是聚焦“四个一流”目标建强园区载体。按照“1+2+6”模式高标准编制全市产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高效率推动“2+6”园区全部升级为自治区级园区和纳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争取重点园区纳入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协同发展区;用好“两重”政策,高水平谋划申报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政府专项债;高起点推进“2+N”、“3+N”模式,力争投入建设园区基础设施10亿元以上。二是聚焦“双千亿”工程快上项目。加紧谋划、招商、落地、建设高性能纸基新材料产业链、竹纤维全产业链等10大工业重大牵引性项目,发挥周转金质效加快仙鹤二期建设,推动绿色航煤、镁基新材料、绿色化工循环产业、10万吨整车泛铝件等项目开工,申报自治区“双百双新”项目30个以上,“双百双新”开竣工项目8个、投资40亿元以上,推动智改数转网联、绿色低碳改造等“千企技改”项目50个以上,铺排建设重点制造业项目250个以上,力争制造业投资90亿元,支撑工业投资170亿元以上。

  三、实施重点产业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突出“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重点培育6大百亿级特色优势产业。一是深化铝锡铜镍铅锌镁锰等资源利用,发展再生资源和精深加工产业,建设广西泛铝件先进制造基地,加快实现铝与区内外汽车、新能源电动车、新能源电池产业协同配套,探索轻量化铝镁合金、铜冶炼、镁基、铅锌基新材料等新产业,力争产值270亿元以上。二是推动制糖产业数字化改造,延伸发展功能糖、饮品、饲料等综合利用业,力争产值110亿元以上。三是推动碳酸钙粉体加工向功能改性产业链延伸,引进塑料母粒等下游领域加工项目,力争产值100亿元以上。四是推动林木加工产品结构调整向新型板材、饰面板、定制家具、智能家具家装方向发展,培育2家以上大型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力争产值100亿元以上。五是推动纸及复合新材料的仙鹤一二期等项目建设,力争产值100亿元以上。六是推动清洁能源电力项目建设,推动高载能行业增产拉动能源产业增收,力争产值110亿元以上。七是培育蔗糖、生态铝产业参加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竞赛,培育碳酸钙、林木加工参评广西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2025年,兴宾区经济发展主要目标为:GDP增长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区属固定资产投资提高3%以上,一季度力争GDP增长5.2%以上,全力夺取“开门红”。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动工业提质增效。强化“四色”服务实体经济模式,“一企一策”推动106家规上工业公司在2月中旬前全面复工复产。狠抓重点企业梯度培育,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公司16家,区属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70亿元,推动二产增加值增长8%以上。利用数智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助力糖企加快设备更新改造;做强木材精深加工全产业链,推动钙基新材料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发展新兴起的产业,全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聚焦一产稳定增长,全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全力提升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推动一产增加值增长5.0%以上。深化糖料蔗“四化”建设,力争2025/2026年榨季糖料蔗种植培养面积125万亩、进厂630万吨以上。全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快速推进正大全产业链、国家粮油一体化、新三智慧二期等34个农业项目建设,不断做强做优生态畜牧、现代渔业产业。强化农业品牌培育,新增“两品一标”农产品2个,创建一批自治区农业产业龙头企业。

  聚焦扩大消费需求,全力促进服务业提振发展。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力争新增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35家,推动三产增加值增长4.0%以上。开展汽车、家装、家电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持续扩大餐饮住宿、家政服务等重点领域服务消费;强化专班攻坚,服务海骏等63家重点批发企业;培育发展生产托管、农机作业等农业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发展及文旅融合发展。

  聚焦扩投资增效益,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提速提效。统筹推进17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740亿元,力争全年新开工项目30个、竣工15个以上,支撑年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以上。狠抓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广投新能源、镁基新材料等39个投资过5亿元的项目。抢抓政策机遇,谋划项目284个、总投资568亿元。强化科学技术创新,申报自治区“双百双新”项目7个,建设“千企技改”工程建设项目10个以上。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创新年”活动,力争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95亿元以上。

  聚焦要素强保障,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开展要素保障攻坚年和作风能力提升年行动,统筹做好用地、用林、用能等要素保障工作,推动干部转作风、提效能。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一窗通办”等政务服务改革,落实“桂惠贷”、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推动营商环境再升级,让企业放心干事、安心发展。

  象州县将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围绕全年GDP增长5%以上、一季度增长5.5%以上的发展目标,全力以赴拼经济,确保实现“开门红、季季红、全年红”。

  以盘活存量、做优增量为抓手,推动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提质增效。综合运用“四个一批”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加快园区企业模块化集聚,“链”成产业生态,精准加快“3+4”工业产业体系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行动,大力引进大健康绿色产业、低空经济、智能传感器产业链关键环节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力争2025年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达6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25亿元以上,增加值同比增长14%。

  以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为抓手,推进城乡联动、乡村振兴。快速推进“7个万亩”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中央厨房项目竣工投产,提升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水平。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力争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上。确保主导产业稳产增收。实施水稻玉米高产攻关行动,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稳中有增;推进土地复耕、甘蔗水肥一体化建设,新扩种甘蔗3万亩以上,力争甘蔗产量达120万吨;打造蔬菜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打通外销经贸网络,力争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2%以上。

  以用好用足“两重”“两新”政策为抓手,全力扩投资促消费。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持续拉动汽车、家电等重点行业消费增长;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文旅体康商”产业,打造数智云象商贸流通系统,依托象州梦幻夜和梦幻星河等“文旅+”精品线路打造新消费场景,提升智能化便利化水平;筹备好第三届“三月三”壮欢文化节、匹克球赛等系列活动,激发群众消费意愿和城乡发展活力;力争全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分别突破630万人、60亿元。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围绕“两重”导向,全年推进市级以上重点项目80个以上,新开工项目9个以上、竣工项目7个以上;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4亿元以上,增长1%以上。

  以“人工智能+”赋能行动为抓手,推进数智生态县建设。前瞻布局数智经济,快速推进新能源智车数智制造产业园、能源智慧算力中心等项目建设,建设智算平台核心系统,打造基于AI的数智底座。纵深推进产城融合,以江滨·AI灵境数实融合产业园、城东·智康谷大健康产业园“两园”为载体,发挥康养资源优势,打造大健康怡养综合体;加快培育智能传感器及智能健康终端产品、AI应用场景测试中试平台等新兴起的产业、未来产业,建设产学研用基地,梯度推进产业智改数转赋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启动“公铁水空”多式联运智慧物流枢纽经济区建设,形成“数实联动”发展格局。加快实现城内水系连通与生态修复,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2025年,武宣县将锚定一季度GDP增长5.0%以上,全年增长5.5%左右目标,快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构建县域“三二六五”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牵引,重点围绕“四个全力”推动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努力实现“开门红、季季稳、全年好”。

  全力抓产业、强工业、壮实体。立足现有40家规上钙基企业,培育发展钙塑板、可降解包装材料等下游应用产业,加快新福兴等一批钙基新材料项目建设,力争年产值超50亿元。加快推进木材产业园区“腾笼换鸟”“智改数转”,发展整装家居、装饰面板等产业链,力争年产值超65亿元。重点推进黔江糖厂技改升级项目建设,推动博宣糖厂开发药用糖、功能糖等深加工产品,力争年产值超15亿元。发挥创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产业园集聚效应,发展智能终端、运动装备等产业链,力争新兴起的产业年增长30%以上。对全县254家“四上”公司可以提供分级分类精准服务,实施工业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公司超15家,超亿元企业达到40家以上、超5亿元企业8家,力促全年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5.8%、5.5%、5.2%。

  全力抓项目、扩投资、优结构。在已储备47个项目的基础上,再抓紧谋划一批新兴起的产业、水利设施等项目。专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100个以上,快速推进桂福菌业等21个项目开工建设,推动胜阳船舶制造厂一期等24个项目竣工投产,确保全年完成固投超78亿元、增长5%以上。持续优化县域营商环境,聚焦九大重点产业,实现年内新签约项目超20个、签约金额超100亿。

  全力抓文旅、促消费、强三产。聚力打造武宣泛七星湖文体旅产业集聚区,培育“文旅+”“体育+”新业态,创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拓展消费空间。大力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激活武仙古城、大洋城等商圈消费潜能,推动夜间经济提档升级,拉动批零住餐全年分别增长35%、8%、15%、15%以上。全力发展多式联运和商贸物流,助力三产年度增长5.2%以上。

  全力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早抓快干奋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出台落实一季度工业经济稳增长激励奖励政策,确保2月16日前规上企业全部复工复产,力争一季度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重点抓好长寿设施农业等项目投产达产,力争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以上,一产增长5.8%以上。推动美团等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社区团购、社区网销服务,力争一季度批发业、零售业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分别增长30%、5%、60%以上,确保三产增长5%以上。深挖柳梧铁路(武宣段)、大藤峡灌区(武宣片区)等在库项目投资潜力,力争一季度固投完成15.5亿元以上,建安投资完成12.66亿元以上,均实现正增长。

  2025年,忻城县将牢固树立“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动全年GDP增长5%以上,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增长3.5%、12.8%、3%;力争一季度GDP增长5.1%,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增长5.1%、9%、3.7%。

  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对重点“四上”企业、培规企业、重点项目开展全面调研,为企业排忧解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计划投放“桂惠贷”15.5亿元以上。推动玲珑雪、念初好物等在建项目竣工投产,力争新增规上工业公司2家以上,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加快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着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助力茧丝绸、碳酸钙、电力等行业企业实施技改。稳住糖料蔗种植培养面积,确保面积稳定在7万亩以上,力促2025/2026年榨季进厂糖料蔗达37万吨,制糖及综合利用产值保持在2.8亿元以上。稳步推进钙基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计划完成产值9000万元。加快国家储备林建设,做强林木加工产业,培育2家以上规上企业,力争完成产值1.4亿元。蚕桑产业方面,以“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为发展趋势,力争鲜茧产量增长8%以上,促进茧丝绸产业园全面投产,力争全县茧丝绸产业完成产值7.5亿元。新能源产业方面,快速推进共享储能电站、风电等项目建设,全面并网后力争实现年产值9.8亿元。

  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全年统筹推进重点项目45个,新开工11个以上、竣工3个以上,力争年度固定资产投资提高3%以上。其中,骏达混凝土公司新型建材产业园等工业项目力争完成工业投资8亿元以上;鱼宜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宜上高速公路即将开工,计划完成交通投资23亿元以上;中小河流治理等水利设施建设持续发力,计划完成水利投资5500万元;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力争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32亿元以上,年内项目投资完成额9亿元以上。

  深化园区改革发展。着力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推动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项目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加快园区内产业项目全面投产,力争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培育创新型企业,力争自治区级备案高新技术企业1家以上,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超4000万元。

  全力化解债务风险。加强财税收征管理,提高财政收入,足额偿还法定债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清理盘活各类资产资源,实现国有资产资源处置收入1亿元;利用化债政策,争取置换债券、再融资债券等资金6000万元,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或偿还到期债券本金;积极争取专项债券资金额度,加快兑付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忻城县将以起步冲刺、决胜全年的干劲,谋深谋细、抓早抓实、精准发力,奋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和全年目标任务,为来宾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水平发展贡献力量!

  金秀瑶族自治县2025年经济发展主要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提高15%以上。

  全力加快特色农业发展,保持一产持续增长。力争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33.88亿元,增长6.5%。抓好粮食稳产保供,确保粮食产量只增不减。推动产业基地、产业园等项目竣工投产,力争全年食用菌产量比2024年翻一番,全年蔬菜(含食用菌)产量增长12%以上。加快推进养殖基地项目竣工投产、推进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开工建设,力争全年生猪和家禽出栏分别增长20%以上。

  全力推进工业提质增效,推动二产较快增长。力争全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2.2亿元以上,增长11.4%以上。力争现有的46家规上存量企业全年产值达28亿元以上,重点推进中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复工复产,新增产值1亿元以上。推动1828大健康产业园、八角和甜茶深加工等项目竣工投产,新增产值3.5亿元以上。快速推进竹子、艾草深加工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全年工业投资提高20%以上。积极洽谈项目,力争全年签约落地5个项目,总投资10亿元以上。

  全力促进消费提质扩容,促进三产迅速增加。力争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4.7%,批零住餐业分别增长20%、11%、10%、10%以上。加快推进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发展,力争再培育1家瑶医药企业上规入统,力争全年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增长80%以上。

  全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以上,增长15%以上。快速推进柳州至金秀高速公路、抽水蓄能电站等在建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在建项目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推进农业种植大棚光伏发电等48个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完成投资12亿元以上。谋划和储备重点项目34个,总投资超过122亿元;谋划招商引资项目21个,总投资55亿元。

  全力提升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扩大旅游市场消费。推进大瑶山盘王界旅游景区(二期)、瑶玖黎养生小筑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圣堂大峡谷旅游景区、木达木弄瑶寨旅游度假区等项目竣工。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增长20%,旅游收入122亿元、增长19.6%。

  全力推进瑶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健康产业。力争全年瑶医药综合总产值达20亿元以上。全力推进瑶医医院建设,打造特色医疗品牌。快速推进种植基地建设,新植中药材1万亩以上。全力推进瑶医药康养品牌建设,在全国开办一批瑶医康养连锁店。

  2025年合山市发展目标:GDP力争增长5%。随着新动能逐步释放,预计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先低后高、逐季上升态势。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增强转型发展动能。深化实体经济服务,对合山市46个企业(项目)分级分类精准服务监测,推动31家规上工业公司2月中旬全面复工复产。用好激励政策,推动企业充分释放产能。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深挖资源潜力,全面落实来宾市与广西桂冠电力能源战略合作协议,大力推动合山电厂煤电机组改造、贵能公司煤矿设备更新安全改造、共享储能电站、煤炭储备基地等能源项目建设,加快煤层气、铝土矿等战略性资源勘查,推动能源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此外,大力培育替代产业,持续推动碳酸钙、林木加工业等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向下游延伸;重点推动虎鹰、新昊天、华臻、寰宇等28家企业实施技改,扩大生产,力争全年产值完成2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5%。快速推进仁新一期精细石英砂粉项目投产达产、二期高端石英石饰面板材项目建成投产,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全年从北部湾港向东盟、欧洲等地区出口集装箱2000个以上,力争达到3000个。加快发展新动能,破解合山工业结构性问题,力争煤炭火电以外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在2024年增长8%的基础上,2025年再增长15%以上,接续替代产业在合山工业总产值中占比超过60%。

  持续提升一产三产,切实增进转型发展成色。全力发展特色农业,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推动糖料蔗水肥一体化,做大农产品加工,做优坚果、芋檬酸等名特优新农产品,扩大生猪养殖、设施蔬菜规模,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综合施策提振消费,深入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创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支持汽车、家电、数码产品等重点领域开展促销惠民、以旧换新活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改善型消费需求。全力激发文旅活力,开发研学游精品线路,提升合山工业旅游知名度,释放旅游市场消费潜力。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高品质住宅建设,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幸福城市。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不断积蓄转型发展后劲。集中攻坚抓项目,抢抓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聚焦能源、水利等领域谋划储备一批项目。实行重点项目月调度机制,强化要素保障,重点推进高端石英石饰面板材二期、洛山风电二期、共享储能电站等36个项目建设,力争全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以上。全力以赴抓招商,开展招商攻坚年行动,立足资源和产业基础,聚焦能源、矿产、碳酸钙和石英石新材料、医药等重点产业开展精准招商,力争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0%,持续增强转型发展动力。

  2025年,市工业园区继续勇挑全市工业重担、乘势而上,深入推动工业振兴,全年锚定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80亿元,增长9%,力争突破500亿元;一季度力争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12亿元,增长9.8%。

  聚力产业提质。以银海铝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为核心,依托铝水、浆纸、存量厂房、用地等资源和要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动优势产业“串珠成链”。重点推进铝基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延伸发展铝合金汽车零部件等产业;推进技改升级,推动锰、锡、铁合金等产业扩能增产,完成产值260亿元以上。重点推进高端纸基产业园建设,打造全国最大纸基新材料生产基地,完成产值70亿元以上。推动能源电力产业完成产值100亿元以上。培育壮大绿色建筑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起的产业,完成产值50亿元以上。

  聚力项目提速。坚持“项目为先、项目为上、项目为王”理念,重点抓好6个“双千亿”牵引性产业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竹瑞科技百亿级纸基新材料等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推动雄富纸业、广铁技改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力争全年实现新开工项目15个以上、竣工项目10个以上。抢抓“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推动谋划项目落地10个以上。

  聚力改革提效。深化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等改革创新,对标“四个一流”,狠抓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争取纳入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协同发展区,深度融入广西向海经济等战略布局。健全完善“管委会+公司”管理运营模式,推动园区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发展。推进“科技+”赋能产业振兴,申报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5项以上。梯度培育“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以上。

  聚力环境提优。深化落实“四色”服务工作体系和服务企业(项目)“双十条”措施,着力解决企业难题,推进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产业承载力。强化惠企政策兑现,向上争取奖励扶持资金1亿元以上。健全企业培育联动服务机制,助推企业上规、上智、上绿、上新,培育新增规上工业公司8家以上,新增链主型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单项冠军企业、绿色工厂等5家以上。

  聚力稳健增长。出台实施一季度提速增效政策,指导企业做好备料、招工等工作,确保全面复工复产。坚持节点倒逼推项目,扎实做好90个谋划储备项目和72个重大产业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应开尽开,扩大有效投资,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以上。实施重点产业链招商行动,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招商项目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0%以上。

  2025年,市三江口新区主要预期目标是:仙鹤一期项目全面投产,力争产值50亿元以上,二期项目开工建设;全力推进绿色化工园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全年推进重点项目25个以上,实现新开工7个以上、竣工7个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以上;新签约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以上。

  一季度主要预期目标为:推进仙鹤一期项目制浆和造纸各条生产线亿元以上;推进化工园区供水厂、污水处理厂、绿色航空燃料、绿色甲醇等项目前期工作和开工建设;实现重点项目新开工4个、竣工2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以上;新签约项目1个以上,总投资5亿元以上。

  全力推进仙鹤产业园建设。快速推进仙鹤一期项目各生产线投产、达产,尤其是仙鹤一期项目化学浆、化机浆和2至4号造纸生产线亿元以上、一季度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快速推进配套矿山开工建设,推进造纸填料、固废堆场项目年底前竣工投产。快速推进仙鹤二期项目用地用林报批、征地和场平工程设计、预算、招标等工作,确保5月实现主体工程开工。

  全力推进化工产业项目建设。快速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推动绿色航空燃料、年产10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3月份开工建设,双氧水、造纸助剂、氧化铁项目4月份开工建设。深入推动拟投资100亿元的昊源化工、甘江生物等项目招商洽谈,尽快签订投资协议、启动项目前期工作,力争上半年实现开工建设。

  加快园区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特许经营项目建设,确保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年底前完成桩基土建工程。加快园区道路项目建设,确保正龙路等6条道路4月底前建成使用。快速推进天然气管道、蒸汽供热管道等设施规划建设。督促北投路建集团快速推进化工园区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场平工程,力争一季度实现主体工程开工。

  启动化工园区认定工作。加快建立完整化工园区各类信息化平台、系统和各项管理制度,做好相关修编及论证报告编制工作。加强沟通,及时组卷申报认定材料和迎审台账。

  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聚焦绿色化工园区产业,加快引进一批强优化工项目。围绕仙鹤上下游配套产业,大力推进以商招商,重点对接奥地利爱格人造板、艾迈德芳纶材料等项目。